互金詐騙觸目驚心 引各界重點關注
【摘要】本周日,一年一度的央視“3·15”晚會將如約而至,主題為“消費在陽光下”。今年晚會將有哪些亮點出現?“我們關注的依然是公眾利益、法律空白點、行業潛規則”,晚會總導演史亞東日前接受采訪時說,“黑幕肯定還會呈現”。

本周日,一年一度的央視“3·15”晚會將如約而至,主題為“消費在陽光下”。今年晚會將有哪些亮點出現?“我們關注的依然是公眾利益、法律空白點、行業潛規則”,晚會總導演史亞東日前接受采訪時說,“黑幕肯定還會呈現”。
據透露,今年日用消費品將受到“特別關注”,而互聯網領域,因為和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,“曝光度”可能最高。
此外,記者從此前3·15晚會發布的幾份消費預警中發現,熱點問題涉及P2P網貸、網絡詐騙等多個問題。
【線索來自消費投訴 互聯網領域最可能中槍】
每年晚會都會推出一個重磅爆料。談到選題來源,史亞東表示,幾乎所有的選題都來源于消費者的投訴和舉報,確定選題有3個標準:是不是涉及公眾利益,是不是法律空白點,是不是隱蔽最深的行業潛規則,“要曝光的就是行業漏洞和缺陷”。
史亞東透露,今年將在互聯網、傳統服務、日用消費品等領域予以“特別關注”。盡管總導演對于晚會中涉及的行業及企業三緘其口,但據分析,此前在晚會籌備階段接連發布了幾個投訴熱點,互聯網和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,個人信息泄露、互聯網金融等一直是用戶關心的問題,用史亞東的話說是“人傻、錢多、沒人管”,因此被分析或百分百“中槍”。
【3·15晚會熱點投訴:觸目驚心的網絡詐騙】
網絡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便利,也給不少別有用心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機。在3·15晚會的各種投訴平臺上,消費者對網絡詐騙的投訴非常集中,受騙人群越來越廣,從老年人為主發展到各個年齡階層、各種教育背景人士;詐騙手法越來越高科技,由簡單的話術詐騙發展到以現代金融為主的復合詐騙手段;受騙金額越來越大,由幾十元、幾百元到幾千元,甚至幾十萬元、上百萬元。
面對血本無歸的P2P網貸,社會各界重點關注的同時也進行了深刻反思,P2P網絡借貸平臺對于傳統借貸方式而言,手續簡便、方式靈活,本來是對傳統金融業的有益補充,可是由于部分P2P網站經營不善或者一些騙子網站的加入,使得風光一時的P2P出現了倒閉潮、跑路潮。
記者在3·15晚會的投訴平臺上了解到,有眾多對P2P平臺的投訴和質疑,在2014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中國互聯網最大金融理財詐騙案,涉及金額超過100億元,受騙人數超過2萬人,金融理財欺詐再度引發公眾關注。
早在去年10月,就有網民向中國經濟網和360公司舉報,包括金玉恒通在內的14家網絡投資理財公司涉嫌詐騙。360安全專家表示,宣稱“天天分紅”、“保本保收益”的網絡理財產品幾乎都是騙局,
對此專家提示,消費者購買理財產品前,最好用360安全衛士等安全軟件來識別、防范釣魚網站

rongxing

